内地旅客赴港投保热情重燃 这些风险须知晓
“很多客户三四月就来投保了,有一位客户在‘五一’假期给全家投了储蓄险。”近日,一位香港某保险公司代理人向新快报记者讲述内地旅客投保香港保险的火热情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了解,今年2月6日起,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内地访港人数稳步提升,赴港投保的人潮也渐起。历经连续五年的下跌后,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在去年开始回暖,其间终身寿险超越重疾险成为新单保费的“冠军”。
预期收益高、价格实惠、保障全面……不少业内人士对于香港保险赞不绝口。真有如此“完美”的保险产品?有业内人士提醒,内地居民赴港投保不仅成本较高,且存在多重风险。
“每天都有线上的保险咨询,每周都有内地旅客投保”
“我选择了5年缴费,每年保费是1万美元左右。”今年35岁的甘女士日常在上海生活,2月底到香港购买了一份储蓄险。甘女士告诉新快报记者,目前她的家庭年收入在30万-50万元,这是她第一次投保香港保险,此前已投保了内地的重疾险和储蓄险。
今年2月内地与香港全面通关后,市场上关于内地赴港投保的暖风频吹。“每天都有线上的保险咨询,每周都有内地旅客投保。”香港某大型保险公司代理人关关对新快报记者说,包括在港工作的内地人士,目前她的客户中内地客户占比近九成。
保险业内普遍认为,内地旅客赴港投保热情已重燃。入行已有九个年头的关关直言,入行之初正是内地旅客赴港投保的“黄金期”。“2014年到2016年(内地旅客赴港投保)已经很火热,那个时候公司最多可能需要排队两三个小时。”关关向新快报记者回忆称。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和占比持续走高,高峰为2016年的727亿港元,占全港新单保费的39.3%。此后,两项指标转向下滑,2017年-2022年,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依次为508亿港元、476亿港元、434亿港元、68亿港元、6.88亿港元和21亿港元。受中国银联全面暂停以银联为支付渠道缴纳中国香港保险保费,投保香港保险必须本人亲自在香港签署合同以及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2021年的内地访客新造保单接近“冰点”,去年才稍有回暖。
在今年全面通关前,内地游客赴港投保已蓄势待发。瑞银实证所在通关前对1000名内地居民进行访问调查,结果显示,47%的受访人有意向购买境外保险,约2/3居民考虑在未来一年内投保。瑞银表示,在强劲的需求下,预计2024年赴港投保可恢复至疫情前高峰。
香港旅游发展局披露,今年第一季度,访港旅客约为441万人次,主要来自内地及东南亚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入境内地访客数量达到62.55万人,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六成。
“赴港投保一般可在一天内完成”
今年以来,香港保险供给端也在持续发力,各家公司相继推出优惠活动。例如,二季度投保友邦指定重疾险,最高可获得4个月保费回赠;即日起至6月末,投保安盛某款储蓄险,可享高达15%的保费回赠;5月2日至6月30日,成功申请宏利任何指定保费缴付期的指定计划,首两个保单年度可享保费折扣优惠。多位香港代理人表示,各家保险公司都希望把握此次机会争夺内地访港旅客的资源。已有不少内地网友留言称,受到香港保险收益高等特点吸引,有意前往香港投保。
“目前内地旅客赴港投保一般可在一天内完成。”关关说,前往香港投保有许多注意事项,首先要合理确定自身投保的预算;其次,赴港前计划好在港行程,选择保险公司的官方投保渠道,辨别保险代理人的身份,选择好投保地点(包含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中心等)。为方便保单日后的缴费和赔付,可提前准备好相关证件开立香港银行账户。
“好的代理人和产品同样重要。”代理人关关向记者强调,虽然香港的保险理赔可以远程完成,但受地域、语言、行业等多重因素限制,内地消费者独自应对香港保险的理赔往往比较麻烦。“如果一些表格填错,重新走流程将耗时更久,好的代理人可以在理赔方面事半功倍。”
【香港储蓄险】
预期收益高但分红并不保证
与甘小姐类似,新快报记者近期接触的三位有意赴港投保的内地市民均表示,对香港的重疾险和储蓄险感兴趣。香港保监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内地访客新购买的保险产品高度集中于重疾险、终身寿险、医疗险。2019年-2022年,三类保险产品的总占比分别为94%、92%、90%、92%。重疾险和终身寿险的占比在这期间此消彼长,前者由57%逐步降至32%,后者则由34%涨至41%,而医疗险占比由原有的3%大幅升至19%。从支付方式来看,非整付方式支付(即非一笔过支付)为主流,2022年使用该方式的保单占比为95%。
“我主要是看中香港储蓄险的收益率比内地的高一些,一直听说内地的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将要下调。”甘小姐表示。
据记者了解,香港储蓄险产品的预期收益高、保障收益低,这是其与内地锁定收益的主流储蓄险重要区别。财通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夏昌盛指出,当前香港储蓄险以美元分红储蓄险为主,主体为终身寿险,但身故风险保额较低,主要卖点为提前支取现金价值,与当前内地增额终身寿险逻辑相似。香港保单主要以美元结算,期限长,长期预期收益高达6%-7%,可有效满足内地居民家庭长期配置多币种资产地需求。相对应的,其保障收益仅为0.5%-1%。
在业内人士看来,香港储蓄险产品的预期收益高是其实现“弯道超车”的原因。“储蓄保险丰俭由人,比较多客户每年缴纳的保费在三万美元左右。”关关说,香港储蓄险作为海外资产,一直受到高净值人士的喜爱。以24岁不吸烟男性为自己投保香港某款储蓄分红险为例,5年共缴纳180180美元,30年后预期保单价值为871327美元,内部收益率(IRR)为5.78%。
近年来,内地的储蓄险预定利率下调成为趋势。2019年8月,监管部门要求将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从4.025%下调至3.5%。今年4月,有媒体报道,监管部门正陆续召集相关保险公司开会,要求寿险公司调整新开发产品的定价利率从3.5%降到3.0%。
多名香港保险代理人表示,香港储蓄险之所以预期收益率较高,是因为香港保险公司的投资限制较少,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较高。与之相比,银保监会规定,内地的险企配置权益类资产最高可占上季末总资产的45%。
然而,香港储蓄险预期收益高系“双刃剑”,因为当中包含非保证收益的分红。以上述24岁男性投保的香港储蓄险为例,预期保单价值的871327美元中,保证收益为189189美元,其余的复归红利和终期分红均属于非保证收益。据业内人士介绍,香港所有保险公司需要在官网公布其分红产品在过去5年内的红利实现率,其为衡量“非保证收益”投资表现的重要指标。内地消费者在投保前可以参考相关数据,优先选择红利实现率较高的公司和产品。
【香港重疾险】
支持海外就医理赔 吸烟者费率高10%-20%
香港重疾险也是内地消费者投保的主要产品。甘小姐透露,等她的孩子出生,她会到香港为其投保一份重疾险。
“客户投保重疾险选择的保额多数在10万美元到100万美元。”关关说,疫情后,内地消费者更加重视健康方面的保障,投保香港重疾险的客户多数预算充足,追求较高的保额。但需要注意的是,香港的重疾险以吸烟与否区别定价,吸烟者费率往往高出10%-20%。
甘小姐和关关均认为,支持海外就医理赔是香港重疾险的核心优势。通常保险公司将重疾险的赔款转至境外的账户,身处境外的客户可以直接取用资金,但处于内地的客户会受外汇相关规定的限制。
记者在实际咨询中发现,多名香港保险代理人更加强调香港重疾险的分红属性以及价格便宜等特点。一位代理人称,由于香港保险产品定价时使用的死亡率、重疾发生率等明显低于内地,内地居民投保香港的保障型产品更加实惠。
记者了解到,保诚、友邦等香港多家保险公司均有推出可分红的重疾险,即保额不断增长的重疾险。对消费者而言,递增的保额能抵御医疗费用的通胀。以24岁不吸烟男性投保香港某款重疾险为例,选择6.4万美元保额,18年共缴费29019美元,65岁时保额可达15万美元,75岁时保额为22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项保额高于基础保额的部分均为非保证终期分红。
夏昌盛认为,随着内地保单的发展,香港与内地重疾险价格差距已不大。除了可分红,前者的主要特征在于免体检保额高;首N年保额升级;香港重疾险对高发重疾有多次赔付且不分组;可以保障少儿先天性疾病;吸烟者费率较高。其中,内地部分重疾险近期也有首N年保额升级的保障。
信达证券分析师王舫朝表示,随着香港和内地通关的全面恢复,内地赴港游客有望逐步上升,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升,内地居民相关财富管理和传承、健康保障需求(尤其是高端医疗和重疾)和全球化资产配置等需求有望逐步释放,香港保险市场有望凭借市场化和专业化等优势赢得更多内地客户的信任,从而促进香港保险市场的增长。
夏昌盛表示,在内地居民预防性储蓄需求提升、内地访客医疗保障需求攀升等背景下,预计2023年内地访客新单结构中储蓄险、重疾险、其他险种占比分别为55%、40%、5%,件均保费分别为40.5万港元、3.0万港元、0.9万港元。乐观情境下,预测今年中国香港内地访客新单保费有望达568亿港元,较2019年增长30.9%。
【香港保险投保风险提示】
1. 退保惩罚
与内地储蓄险相同,香港储蓄险多数在交费期退保会造成损失,且后者的锁定期更长。同样以上述24岁不吸烟男性为自己投保香港某款储蓄分红险为例,若前两年退保,能取回的金额为0,若第三年年末退保,预期取回55974美元,仅为所缴纳总保费的51.8%。直到第十年年末,退保预期取回20.9万美元,高于所缴纳总保费。
2. 汇率和外汇政策风险
关关表示,多币种转换是香港储蓄险的主流功能,即保单可以变更币种,原为美元,可变成人民币、英镑、欧元等。一方面,可以实现多元化资产的配置,适合海外留学、旅游等规划;另一方面,货币间的汇率变化会导致保单贬值,操作前需要经过慎重考虑。
原保监会曾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下称《提示》),当中提到“内地居民个人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的项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
3. 香港诉讼成本较高
《提示》还指出,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险适用香港地区法律。如果发生纠纷,投保人须按照香港地区的法律进行维权诉讼。有法律人士介绍,律师费是在香港诉讼的最主要成本。香港律师收费基本都是根据工作时间按小时收取,依据不同种类和经验,收费标准差别较大,便宜的事务律师每小时800港元左右,资深律师及大律师动辄四位数。
【业内提醒】
理性看待,根据实际需求配置
业内人士提醒,面对通关后的投保风潮以及香港保险公司的优惠活动,内地居民需要全面理性,并根据自身实际需求看待赴港投保。
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刘璐萍律师告诉新快报记者,通过对保单纠纷的法律适用、内地外汇政策规定、中国内地政府对保险行业监管等不同维度将香港及中国内地关于保险相关的法律规定及政策进行对比,其认为香港保险有无限更改受保人、简易信托、拆分保单、分红锁定等内地保险不具备的灵活性、长期投资收益较高的优势。但也存在香港诉讼成本高、现行外汇未开放导致保险资金流动存在障碍、香港保险业监管严格程度不如内地、重疾险强调投保人主动告知义务等劣势。内地保险则具有保险争议解决方式多样便捷及成本较低、对保险业监管较严格、重疾险强调保险公司义务的优势,同时存在与香港保险对比不够灵活、投资渠道受限导致长期投资收益可能低于香港保险的劣势。
对于购买保险核心诉求系通过保险杠杆对抗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的内地人士,刘璐萍建议,考虑选择保障性、安全性高及可较快速理赔获取资金的内地保险;对于核心诉求是寻求海外资产配置的人士,则建议考虑较灵活及较高投资收益的香港保险。
消费者甘小姐认为,由于外汇政策的限制,重疾险发生赔付时可能无法解决内地居民的燃眉之急,所以更适合有计划海外就业、学习的人士。对于储蓄险,消费者需清楚不保证收益具有投资属性。
【新闻加点料】
大湾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有望更进一步
2022年10月,香港特首李家超在其施政报告中表示,将争取短期内在南沙、前海等成立保险售后服务中心,为持有香港保单的大湾区居民提供支持。2020年11月,中央政府宣布支持香港保险业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售后服务中心。
今年2月,央行等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提到,完善跨境保险业务,加快在前海合作区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
4月2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表示,希望能批准在南沙及前海等地成立保险售后服务中心,为持有香港保单的大湾区居民提供咨询、理赔及续保等服务。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广豪
制图:廖木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