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行业市场 > 正文

世界快看点丨中考考得“死”,高考考得“活”,扒完 2023 中高考英语题,真相来了

2023-06-27 07:51:49 东西儿童教育
大家好,我是英文编辑多乐西。高考进入填志愿阶段,各地中考陆续收尾,今天终于可以敞开聊聊这个话题。

01


【资料图】

成都中考出真题那天,我们办公室的英语专八们、研究生们、双学位们,有点怀疑人生。deep和deeply,high和highly,怎么二选一?仅仅是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吗?错↓

大部分地区的英语真题都有"完成对话"、"首字母填空"这样的题,难度是前者>后者。本质上,它是一个"阅读理解+词汇+语法"的综合大题,需要调动的知识点多,所以复杂。

那是不是孩子们都考懵啦?是不是就是好多人说的"中高考英语难上天"?

不是的。

我们东西儿童教育对英语这门学科的一贯坚持,是"方法得当,小学毕业可达到中高考水平",很多读者也是因为这个目标聚在了我们这里。

那所谓的中高考水平,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就今年的真题来看,刷完整题,我大跌眼镜:

高考还行,阅读量、词汇量够够的就行,当然题目也很有水平;中考有点猛,主打就是"一定要让部分孩子上职高"。

02

【英语·中考篇】

莫得感情的分流工具

语法

题里有100个心眼子

语法是中考英语考得多、考得难的部分。这样说是因为:①语法考点仅次于词汇,②语法考得特别细,容易失分。

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选择填空题"是纯语法题外,还有补全单词、补全短文的题,以及部分地区的文段写作,主要就是逮着语法考。

接下来的真题中可以看到,语法考点里还细分了"有提示、"有部分提示"、"无提示"三种题型,难度也是按顺序递增。

2023杭州中考,一个短篇里把比较级、名词单复数、名词不规则变形、首字母大写(这也是语法点哦)、过去完成式,包圆了考:

2023成都中考,考了"副词在具体情景、抽象情景中的使用区分",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deep和deeply:以及名词不可数、形容词变名词、keep+动词ing、第三人称单数……2023江苏连云港市中考,考点稍微简单点,动词被动式、名词单复数,但它的文段难度更大。这部分题目之所以难,难在它不仅考语法,更考语法+词汇+理解,意味着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读懂文段(阅读理解ok)+词汇量ok+语法知识ok+能写对。

四个层次的知识点,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技能储备,才能拿下这小小的1空1分。

▲ 大家可以来做做这个完全0提示的补全对话题,我把最难那空填上去了。

中考英语的语法题,充分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带着镣铐跳舞",它没有一个词超纲,甚至会给出难词、偏词的中文释义,但又考得很综合、很有水平,语法、词汇、阅读理解、写作但凡一个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哎……

就想让娃在细节知识点里迷糊!这里丢一点分那里丢一点分,谁丢得起?

词汇

以当地的C位为中心

中考目前还是各地区自主命题,那么你所在的城市最近有啥大事、有啥最拿得出手的东西?那就是中考考题里会频繁刷脸的内容。

2024全省中考统一一张卷子的话,这个标准就放大到"全省"。

比如,今年暑期成都举行大运会,2023年的成都中考题,出现了7道题,直接和大运会相关;出现了10道题,直接和运动相关。

杭州今年的亚运会级别更高,我翻了翻杭州中考,果然,杭州有1道阅读题、1道完形填空、写作题,都与"运动"、"竞赛"相关,共40分!此外,还高频出现的有:当地风景名胜、冬奥会、时政话题(太空种植、神州十五等)、传统节日节气(清明、端午、24节气等)、国学经典(诗经、张良拾履)……上海中考还在听力部分,特别考察了"围棋"知识。传统文化渗透到所有英语考点中,这点很值得注意。阅读理解

重点是阅读

中考的阅读量不算大,但也出现了图表阅读题,没有这方面准备的话,会有点被形式难到。

▲2023连云港中考题

再细看题型,主要集中在三大类: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词义解析题。

除了词义解析题需要一点阅读策略(上下文推断、猜词),主旨大意和细节理解,主要还是得回到原文中去找答案。

说白了,就是能不能读懂阅读的原文本。再直白一点,单词放进句子读不读得懂?句子放进文段成为一篇文章,读不读得懂?还是词汇关!

今年的题源还没有追溯完,截止写稿时,部分省市地区还没有中考或者正在进行中。

从2022的中考真题来看,一线城市、省会城市、省内地级市,整整齐齐用上了原版题,来自国外网站、刊物、读物等。

▲2022广州、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

综上,英语中考:

1. 基本功一定要扎实:词汇、语法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对比起来,词汇+语法的重要性在中考中,比阅读理解更大。阅读的三类题型套路感比较强,掌握答题要领难度并不大。

2. 需要的比重增大了,再不是全篇ABCD客观题了。这也意味着要写对词汇、写对语法、字迹清晰美观。

中考,考的是学习态度。

词汇、语法,孩子2岁开始学习能掌握,晚点开始能赶上,小镇刷题也能刷出高分。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投入和细心程度。这些细枝末节的知识点花心思去区分了吗,去学习了吗,去练习了吗,有总结易错点、易混淆点吗?

如果不愿花时间去钻词汇、究语法,极容易失分;原版娃过于自负,认为阅读量足够自带"语感",忽视日常的积累和练习,也不容易高分。

中考,目的是分流,结果决定走向。孩子是去普高继续准备高考,还是去职高准备就业或考大专(大专是职高出口的天花板),成败在此一役。

03

【英语·高考篇】

真·东方甄选, 考出心态, 考出水平

听力

越来越周杰伦

今年听力蛮意外的,作为高考第一题,它主打一个考心态和考稳定,今年之前没有听说过特别难的情况。

今年的题,倒也不是难,而是考法刁钻。看听力文本,依然是传统打法,先对话后短文,问天气问在哪问干啥。

难在口音。新高考I卷和II卷,一会像嘴里包了东西在说话、一会像一阳痊愈期的音,中间有一段考生戏称为"BBOX"动次打次很有节奏感,但愣是一个词没听清。

全国甲卷里,出现了俄罗斯口音日本口音,我听了觉得有点偏东欧口音,总之就是口音让人觉得紧张、陌生,还伴随咕噜咕噜听不清气泡音

▲全国甲卷音频

之前没有准备的孩子,可能有点影响考场心态。但国内应试中听力的难,也就只能往口音、语音语调这个方向去增加了,再难,就对非一线城市的娃不公平了。

重点是理解

没有悬念,全国高考共7套卷子,每一套阅读理解的分值都占比zui大,直接影响最终分。

老规矩,先看题源。高考阅读题(其实包括完形填空、语法填空题),85%以上为原版,来自国外期刊、杂志、网站(含企业文化网站),全是科普/非虚构内容。

▲2023新高考I卷 国外某自行车租赁网站的说明

再看文本类型。

动物科普,比如甲卷这道题,来自我们比较熟悉的国家地理网站。

真人事迹,全国I卷的阅读题节选自这本《环境英雄》,讲述了北美各地12个人致力于环境保护的真实故事,主要讲述了通过观察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借鉴自然界生态系统清理污染物的故事。I卷出现了美国畅销书作家卡尔·纽坡特《深度数位大扫除》的原文节选,这本书建议人们摒弃无用的电子信息,在喧嚣世界专注人生。(这本书也有中文版)美国国家公共电台2018的新闻也被翻了出来。原文标题为No Man Is An Island: The Wisdom Of Deliberating Crowds。简单汇总2023阅读理解题后发现,今年的阅读蓝思指数比较高,部分题目甚至达到了1400L

以往我们说,能独立读到《哈利波特》的孩子,就能cover高考英语的阅读难度。《哈利波特》蓝思指数880L-1170L,今年看就有点不够用了~

也就是说,读题的难度相对增高了,这要求孩子靠前有相当厚重的词汇积累,并且必须是科普词汇书面用语的积累。

但大家要知道,蓝思指数不仅针对词汇的难度。很多孩子考下来觉得难,其实是因为文章里提到的东西自己非常陌生,难在概念上。

比如我刚提到的"借鉴自然界生态系统清理污染物"、"摒弃无用的电子信息",今年还有来自英国大使馆的英语教学刊物(类似教案)……仅看中文,也是一串陌生概念打过来,平时阅读量不够、阅读面没打开,真的吃亏。

你说没关系,可以猜词嘛~猜词,确实是个阅读好策略,但前提是对基本文意有了解。I卷最难的这篇文章,讲得是啥呢——

"群体智慧(wisdom of crowds)"。全文都在旁征博引说明这个概念。这篇文章刚好有一道猜词题declutter,很多孩子拿不准,是因为他们17、8年的人生里,没有接触过群体智慧这个东西。

相比起来,这篇"从犯错中学习和成长"的话题,反而是我们我们国内孩子更熟悉的领域,更有信心拿下。最后看做题的难度

高考阅读题和中考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中考的阅读理解"偏阅读",能在原文里找到对应信息就是标准答案。而高考阅读理解"偏理解",考生要读完一长串文章后,去揣摩、把握、判断作者的意图。而这些信息,是隐藏在文本中的。

不得不说一句,高考英语题的水平始终如一的高品质啊

光有策略不行,光有词汇量也不行,理解词汇、概念,再加上熟练的阅读技巧,才能把这个拉分大户拿下呀。

对咯,中、高考中都频繁刷脸的传统文化,在高考英语卷里,也是原版出现。

比如有国外美食网站上对"中国传统食物"的点评、有来自商业杂志的"如何教熊猫说英语"。别说,老外的脑洞还挺大。

综上,英语高考:

1.听力更真实了,一个人在正常环境里、日常生活里是怎么说话的,就是之后听力考场的走向。

2. 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题,考的是知识面的广度深度,是既知全貌(话题、概念、世界热点),也晓细节(词汇、阅读策略)的阅读。

高考,考的是学习能力。

原版娃因为进入自主阅读的阶段比较靠前,接触这种原汁原味的语料更多,阅读面也更广,在高考中的优势更大。起步晚的孩子在阅读上要多发力赶上才行。

但由于高考英语的主战场,依旧是词汇,所以即使没有原版的条件、起步较晚、阅读量不达标,那么孩子多花点功夫记单词,最终表现也值得期待。

04

深扒中高考的命题点

我们如何提前布局

看完今年中高考真题,怎么样?是更有信心了,还是要更重视了?

两个大考的考法有点不一样,中考考基础,高考考水平。

中考想充分暴露短板。词汇、语法、阅读哪样不合格,唰唰淘汰。

高考想充分发挥所长。读得多的,听得多的娃,优势更大。

纯原版的,不重视基本功的,中考要翻车。

不原版的,阅读面打不开的,高考要塌房。

这么一看,中考淘汰掉英语基础不好的,高考淘汰掉视野不够宽的。而两者又刚好分别对应了英语考试的两个层次:

基本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词汇、语法。

语言运用能力:用英语学习其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层一层又一层挑出来的娃,果然都是好娃。

如果要提前布局,我们该怎么做?

1.

重视基本功, 先过中考关。

词汇NO.1重要。语法也就是词、句的正确形式,没有词汇,一肚子策略、考场套路、答题技巧,全都白搭。

词汇积累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靠阅读积累,一是专门记忆单词。这两者的优劣我都有专门说过,大家可以看看这篇。

中考目前公认最难的题型,首字母填空、补全对话,我建议孩子们针对难题,专门进行近义词扩充学习,提高拿分几率。

▲词汇神书《2000词》、《4000词》都有近义词扩充。

语法面前,原版娃、非原版娃,一视同仁。和词汇同理,读得够多,听得够多的孩子,语感较好,语法是OK的,问题就在于能达到自动形成"语感"的阅读量巨大,一般娃根本达不到。

没啥技巧,也别指望语法学习能有多么有趣,语法就是得专门学、记得住、写得对。

2.

拿分大头阅读,分两个层面看:

第一层,读的部分,也就是真题来源。原版科普、说明文必考。

这点,从小读分级的娃优势挺大,因为优质分级都会有相当占比的科普阅读(Non-Fiction),那么这波娃能提前熟悉科普词汇、科普文本的类型。

▲阅读书Smart Reading的话题部分

第二层,练的部分,也就是真题考法。练策略,练答题方式。

这点无它,唯手熟尔。额外补充全是原版题的阅读专项练习书很有必要,这对话题拓宽、策略练习很有帮助。阅读量不够的孩子更要多练,以练代。

▲阅读书《阅读探索者》、《深度阅读》的策略练习部分

3.

上价值。

态度放端正~既然是国家选拔人才,那么国家的关注就是孩子的关注。细分中、高考,又有区别:

中考偏地域特色,本地热点必考,比如旅游景点、知名人物、著名事件。

另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孩子,请额外关注环保、动保、公益类的话题,今年上海就考了"慈善"。仓廪足而知礼节,大家都懂滴。

文化底蕴浓厚的地区,比如西安、河南、成都等等,请额外关注文化、文学、历史(人物)等话题。

高考要看大局观,我们刚提到的"群体智慧(wisdom of crowds)"、"电子信息"。

其中,传统文化的比重增大也是上价值的一种方式。这里为大家推荐几个寓教于乐的小资源~

公众号"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绝对官方的输出渠道,我想不到比China Daily更权威、更专业的传统词汇积累地了。

这里不仅有24节气、12生肖、成语、传统习俗、国内热点的翻译,它都有,而且全免费。其中不少栏目,比如24节气,都做了双语音频,孩子用听的方式积累词汇、表达,也是个好办法。

纪录片《Hello, China》

纪录片《Seasons of China》

《Hello, China》比较全,100集,每集只有1-3分钟,但内容保罗万象——孔孟圣人、四大发明、名著、国粹、习俗、节日,甚至连我们中国的"家"文化都有讲到。

画风童趣,小朋友大朋友都可以观看学习。

姐妹篇《Seasons of China》制作更加精美,共24集,一集讲述一个节气。不想翻China Daily公号的,看看这个故事,积累也不小~